航次信息 Voyage information
我国近海典型海域浮游生态系统调查2023年春季航次启航
信息发布于:2023-4-9

      3月31日早上7:30,“延平2号”科考船从厦门公务码头启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我国近海典型海域浮游生态系统演变、临界点与重构(COASTAL-TREE)(2022YFC3105300)”2023年春季航次科考任务正式启动。该航次为项目牵头单位厦门大学组织,包括了来自厦门大学、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共6家高校和研究所的29名科研人员,计划作业25天,专业覆盖海洋水文、物理、化学、生物、生态、地质等多个学科。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浩副研究员担任珠江口-大亚湾航段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书群副研究员担任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航段首席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王大志教授等前往码头送行。

 

1. 我国近海典型海域浮游生态系统调查2023年春季航次启航

      本航次的核心科学问题是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双重胁迫海域浮游生态系统的演变、 临界点与重构,以我国近海受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胁迫显著的长江口、 珠江口、大亚湾及邻近海域为研究区域,通过海洋水文、物理、化学、生物、生态、地质等多学科调查,利用整合生态组学、沉积记录重建、船基围隔培养等研究手段,阐明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双重胁迫下我国近海典型海域浮游生态系统的演变历史、驱动机制和变化趋势,夯实对浮游生态系统临界点、韧性和恢复力的科学认知。航次将重点观测调查海区温度、pH、溶解氧、营养盐、叶绿素、初级生产力和呼吸速率等;采用分粒级方式研究多样性、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宏蛋白质组和光合特征色素等;采用分层拖网和水样采集收集浮游动植物样品,结合多种在线分析和监测仪器,分析其种类、生物量和密度;开展船基甲板围隔实验,研究多重环境胁迫对浮游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采集沉积物用于浮游生物物种和类群分析,重建气候变化和海洋暖化、酸化、缺氧记录等。

2. 2023年春季调查站位图

      2023年春季航次的实施,将为项目研究目标的实现,回答“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双重胁迫下浮游生态系统的演变、 临界点与重构”这一重要科学问题提供进一步支持,预祝航次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