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海洋藻类保种中心Center for Collections of Marine Algae
技术服务
微藻染菌-抗生素处理
发布日期:2012-12-14

海洋微藻藻际(Phycosphere)中聚集着大量的细菌,由于藻-菌间的相互作用及选择,可形成具有独持结构与功能的藻际细菌群落(林伟和周名江,2001;郑天凌等,2002)。藻-菌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藻细胞所分泌的有机物质可被周围细菌所摄取,其中一部分可经细菌代谢释放,为藻类生长提供营养及必需生长因子,从而调节藻类的生长环境,形成一种互利关系(Jones1982Ammerman1985)。另一方面藻-菌间还存在比较普遍的拮抗关系,如藻类能够产生抑制细菌生长的类抗生素物质(Jones1982Ohta1993)。除此之外,细菌也能抑制藻类生长,甚至可以裂解藻细胞(Jones1982Yoshinaga1995)。另外,细菌还可以同藻类竞争其共存环境中的无机营养,如氮、磷等,从而抑制藻类的生长。

在细胞培养时,有时候因个人操作带入外缘污染等原因,藻液染菌,真菌等。细胞活力差,有白色絮状物出现,同时伴随恶臭气味。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制霉菌素等抗生素抑制细菌、真菌等污染。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链霉素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卡那霉素也能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制霉菌素能干扰细菌细胞质膜的合成。

   一般用青霉素-硫酸链霉素 (500U)处理24小时,然后选取上清转接(硅藻先摇匀等沉降之后取上清转接)。由于抗生素对细胞形态及产毒等多方面产生影响,一般处理次数不易太频繁,一年最多4次为宜。详情请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