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海洋藻类保种中心Center for Collections of Marine Algae
技术服务
藻类培养过程中的无菌处理
发布日期:2012-12-9

一.培养用品清洗

  在培养过程中,细胞对有害物质非常敏感。微生物、细胞残留物及非营养成分的化学物质均可能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因此,对新使用和重新使用的培养器皿都要严格彻底的清洗。
1.
玻璃器皿清洗
  细胞培养中使用量最大的是玻璃器皿。一般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括浸泡、刷洗、侵酸、冲洗、烘干五个步骤。清洗后的玻璃器皿要求干净透明无油迹,而且不能残留任何物质。

  浸泡
  需用清水浸泡使附着物软化或被溶解。初次使用的玻璃器皿在自来水刷洗后一般用稀盐酸液浸泡过夜,中和碱性物质。再次使用的玻璃器皿常附有大量刚使用过的蛋白质,干后不易洗掉,因此使
用后要立即用水浸泡。

  刷洗
  浸泡后的玻璃器皿一般要用毛刷沾洗涤剂刷洗,以除去器皿表面附着的杂质。
  浸酸
  由重铬酸钾、浓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清洁液,其处理过程称为浸酸。清洁液污能力很强,其强氧化作用可除掉刷洗不掉的微量杂质,对玻璃器皿无腐蚀作用。浸泡时间不应少于6小 时。
  冲洗
  玻璃器皿在使用后、刷洗及浸泡后都必须用水充分冲洗,最好用蒸馏水清洗3~5次。
  烘干
  包扎好培养器皿(橡胶塞/培养用薄膜/八层纱布/铝箔纸等),置于烘箱中烘干。
2.
胶塞清洗
  细胞培养中所用的瓶塞主要是橡胶制品。新购置的瓶塞带有大量滑石粉及杂质,应先用自来水冲洗。
  每次用后立即放入水中浸泡,然后用2%NaOH 或洗衣粉煮沸10~20分钟,以除掉黏附的蛋白质。自来水冲洗后,用1%稀盐酸浸泡30分钟或蒸馏水冲洗后再煮沸10~20分钟,晾干备用。
3.
塑料制品清洗
  塑料制品现多采用无毒并已经特殊处理的包装,大多为一次性物品,必要时用2%NaOH 浸泡过夜,
  自来水充分冲洗,再用5%盐酸溶液浸泡30分钟,最后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二.灭菌方法

  细胞培养的最大危险是发生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操作间或周围空间的不洁、培养器皿和培养液消毒不彻底。细胞培养的每个环节都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消毒方法分为三类: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使用抗生素。
1.
物理灭菌法
  紫外线消毒 用于空气、操作台表面和不能使用其它方法进行消毒的培养器皿的消毒,可以消灭空气中大部分细菌,培养室的紫外线灯应距地面不超过2.5米,消毒时物品不宜相互遮挡。紫外线可产生臭氧,污染空气,对人皮肤也有伤害,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湿热消毒 即高压蒸气消毒,是一种使用最广泛、高效的消毒方法,主要用于培养液、培养器皿等的灭菌。压力蒸汽消毒器中消毒物品不能装得过满,以防止消毒器内气体阻塞而发生危险。在加热升压之前,先要打开排气阀门排放消毒器内的冷空气,冷气空气排出后,关闭排气阀门。需要经常检验安全阀活动是否自如。消毒过程中,操作者不能离开工作岗位。
  过滤除菌 主要用于气体的除菌。对于不能耐受高温的培养用液、血清、酶液等也采用过滤法除菌。
2.
化学消毒法
  最常用的是70%酒精,主要用于操作者的皮肤、操作台表面及无菌室内的壁面处理。
3.
抗生素消毒
  在细胞培养时,在培养基中添加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制霉菌素等抗生素抑制细菌、真菌等污染。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链霉素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卡那霉素也能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制霉菌素能干扰细菌细胞质膜的合成。